过去十年,我国经济飞速增长,其中制造业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30%左右,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份额。近三年来,制造业现价GDP同比增速逐年增高,2017年制造业增速超过了GDP增速,达13.26%,对拉动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。
但近年来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明显,劳动年龄人口数已出现刘易斯拐点, 不再增加。人口红利的逐步丧失,使我国制造业失去了快速发展的主要动能,之前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,只能利用自动化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,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。
十三五期间,国家不断实施多项政策优化产业结构,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提出中国制造2025 战略,其核心内容就是要用机器代替人工, 提升生产效率,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性。而叉车作为起重、搬运等普通劳动力替代的核心设备,是制造业设备升级先锋。随着2025战略的不断推进,必将对叉车的覆盖率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我国叉车的下游需求中占比在50%以上是制造业,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景气程度与叉车销量息息相关。我们统计了2004年以来,我国叉车销量和制造业现价GDP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,简单回归分析发现,制造业生产总值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叉车销量之间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,回归系数显示,制造业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,叉车销量平均约增加2台。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,叉车销量平均增加约1.9 台。
因此,我们大胆假设,未来若制造业依旧以较为稳定的增速增长,或者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,叉车销量也将会有较为不错的增长。
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分会(CCMA)的数据,2017 年我国叉车保有量在 244.6~265万台之间,取CCMA每年公布的区间的中值作为我国叉车保有量的估计值。考虑到叉车使用寿命约为10年,用过去10年的叉车累积销量,近似估计全球、日本、欧洲、美国的叉车保有量。数据显示,我国叉车保有量仅次于欧洲,且占全球叉车保有量的比重每年上升。从规模上看,我国叉车保有量约占全球叉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。
2017 年,我国每万人叉车保有量18.38 台,叉车保有量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,远低于美国、欧洲和日本,近三年来,每万人叉车保有量最高的欧洲,叉车密度仍在小幅上升,虽然近几年我们的保有量快速上手,但与欧、美、日的差距依然较大。
2017 年,我国每亿美元工业增加值对应的叉车保有量 51 台,与日本、美国接近,远低于欧洲,整体物料搬运效率还有待提升。综合来看,我国叉车密度尽管在快速增长,但仍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,未来保有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