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物流业等行业的发展,叉车也正在逐渐从手动向电动仓储、智能化无人叉车等方向升级,产品单位价值量会明显提升。叉车拥有超千亿市场空间。2017 年全球叉车销量133万台,按照单价10万元测算(国外叉车均价一般高于15万元),年市场空间超1300亿元,是工程机械大类中仅次于挖掘机的第二大细分产品。根据 MMH发布的2017年全球叉车前二十强企业排名,前全球二十强叉车公司2017年收入之和达320亿美元。
1、电动叉车渗透率 41%,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增长最快
近年来,随着环保、节能越来越受到重视,我国叉车销售市场结构优化呈加速状态,电动叉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。
2017年电动类叉车合计销量20.37万台,同比增长43.90%,其中,国内销量129845台,同比增53.90%,出口销量73806台,同比增长29.13%。截至2017年,电动叉车销量渗透率已达41%, 而2005年电动叉车的渗透率仅有21%,12年时间电叉渗透率提升一倍,但未来还将继续提升。
其中,电动步行式叉车由于单价较低,移动方面,被广泛用在仓储领域。2017年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销量14.05万台,同比增长50.93%;其中,国内销量 78517台,同比增长72.97%;出口销量61941 台,同比增长29.94%。
仓储叉车的增长,说明了物流需求加大以及对于仓库空间意识的提高。但是相对西方发达国家,我国的仓储叉车渗透率依旧有很大差距,成长空间明显。由于国内人工成本的增加和电商快运的高速发展,我们预测,国内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的高速发展仍将持续,替代当前手动托盘搬运车在国内物流仓储业的地位。
2、国产叉车品牌国际地位逐渐提升,东南亚等国出口潜力巨大
随着国内叉车生产厂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,近年来国内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在国际上大幅提高,出口成为拉动我国叉车需求的极为重要的因素。
2003 年到 2011 年这段时间是叉车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,除个别年份年增速基本保持在60%以上,2012年起叉车出口增速有所放缓,但仍然保持在15%左右。2016年我国出口叉车数量达到166789台,占到国内总销量的45%,在叉车企业的收入结构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。
但与此同时,进出口叉车价格差距明显。我国叉车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平均单价长期以来基本稳定在1.1 万美元左右,波动幅度不大。而我国进口叉车的平均单价达到2.72万美元, 约为出口单价的2.46 倍。这是由于我国叉车产业虽然发展迅速,但是简单模仿依旧大于自主创新,我国从一个叉车制造大国到一个叉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在出口占比方面,近6年来,我国叉车出口占比在 25-28% 左右徘徊,出口占比较高,具体构成中,价值量较高的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占比总出口量的 50%以上,但是 2015 年以来,电动步行式的占比明显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