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全球角度来看,叉车销售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、欧洲和美洲,其中亚洲市场叉车销量连续几年保持在第一位,占比约为 40%,欧洲和美洲紧随其后。
根据美国工业车辆权威媒体《MMH 现代物料搬运》杂志公布的 2017 年全球叉车企业最新排名。有四家中国叉车企业进入前 20 位,其中安徽叉车集团排第7位,杭叉集团排在第8位,龙工叉车排名第13,浙江中力排名第14。
世界前十名叉车制造企业及主要叉车品牌简介图表
1、全球叉车行业抢手如云,前三名依然是丰田工业、凯傲以及永恒力,前 20 名叉车公司17 年总收入320亿美元
不同于高空作业平台,叉车行业中公司强手如云,包括丰田、三菱、小松、斗山、曼尼通等均有较大收入的叉车业务。
其中丰田工业 2017 年实现销售收入 114 亿美元,叉车销量 26.3 万台,叉车均价大致在 4.3 万美元左右,即使刨去工业车辆事业部的小部分高空作业平台,穿梭车,仓库业务,丰田叉车的均价远高于国内叉车公司。这一方面是由于海外叉车单价明显高于国内,另一方面得益于后市场服务的收入贡献。
排名第二的凯傲集团来自德国,旗下有林德,斯蒂尔等多个叉车品牌(维持动力于 2012 年收购凯傲 25%股权及旗下林德液压 70%股权),凯傲2017年收入67.6亿美元,叉车销量20.1 万台。排名第三的永恒力公司同样来自德国,2017 年实现收入41.2 亿美元。
前20名叉车公司合计收入超 320 亿美元,也从侧面证明叉车是一个巨大的市场。
2、国内叉车行业竞争激烈,致利润率较低,合力外销零部件
相比于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, 中国叉车市场的竞争更趋于白热化,仅中国叉车网收录的叉车制造企业就接近200家, 如此多的企业必然导致行业利润率较低。
行业竞争如此激烈,与龙头公司的竞争策略也有关,合力除了自供零部件外,还外销核心零部件,很多小叉车企业的发展得益于龙头公司的零部件供应。
3、环保等因素刺激,近几年集中度有所提高
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电动化的趋势,以及国内企业对于叉车环保要求、品牌、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,市场份额有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。
作为非道路机械,叉车的排放标准相对于汽车一直较低,随着国四排放标准的逐渐强制推广,零部件供应商的供应压力也会越来越大,进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。历史上,每次排放升级都带给行业带来不小的震动,国二升级令叉车行业进入了实质性排放控制阶段,国三升级则推动叉车行业进入了电控时代,这次国四排放升级,我们也有理由期待。
从销售数量来看,2017 年以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占据了整个叉车市场 45.1%的市场份额,排名前20名的企业占据90%左右份额。